中超

足球
英國城市足球集團收購中國球隊

英超曼城隊的所有者正領頭收購中國乙級聯賽球隊四川九牛,曼城希望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體育市場獲得一席之地。

中超
中超真是最佳亞洲聯賽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在英國《每日郵報》最近針對全球34個職業足球聯賽的排名中,中超在亞洲聯賽中居首。但中超的真實危機,在2014年賽季中卻絲毫沒有緩解。

中超「鍍金時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商業收入上升、人氣不降的中超,在2014經歷的只是一個「鍍金時代」,支出結構仍不合理、球迷服務不見任何進步,脫胎換骨之日尚不可期。

錢體育
中超的懸念與舊疾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廣州恆大未能提前奪冠,讓精彩程度略遜的中超2014賽季,在最後一輪重燃起公衆興趣。中超開始享受「政策紅利」,只是結構性毛病依舊。

錢體育
「百年俱樂部」的尷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國企俱樂部和民企俱樂部,在中超及亞冠賽場上的競爭,隱隱暗合着「球場小社會、社會大球場」的道理。

錢多人少的中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超的富有令國際足球側目,令亞洲對手豔羨。中超運營成本幾乎每賽季翻一番,中國球員的薪酬也已接近歐洲水準,但本土人才仍然奇缺。

錢體育
劉健和他的三份合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超球員劉健把多年來暗潛於中國足壇的「陰陽合同」現象拋到了陽光下。倘若中國足協仍然置若罔聞,那麼中國足球只能繼續走向沉淪。

中超終於值錢了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國足球職業化二十年後,中超聯賽估值已達20億元,上座率也能排進世界前八,但經營上的一些頑疾仍未解決,管理層更缺乏面對問題的勇氣。

錢體育
飢渴的西安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大秦軍團球迷的執著讓人動容,但西安卻不擁有任何一個本土俱樂部。西安的失落折射出一種現實:中國職業足球經營者們,目的並非足球本身。

錢體育
從螢幕上消失的中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超最新一輪賽事從中國各地衛視上消失,這不是刀光劍影裏的足球對抗,更是利慾薰心的體制慣性表達。

錢體育
貝克漢姆,東方不敗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在東方國度,貝克漢姆無往不利。親善之後,他的個人名牌在中國市場勢必升溫,但這些後續當中是否還有中超,就不得而知了。

錢體育
太窘的中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2013中超賽季將歷經8個月、60多個比賽日,輻射16個一、二線城市,但包括門票在內的所有收入約10億元,還敵不過《泰囧》一個電影。

錢體育
小貝與中超:驢脣與馬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有網友將貝克漢姆代言中超比作喬布斯代言中國山寨手機。大牌又免費,這個便宜中超不佔似乎太虧,但小貝和中超,到底有多少契合之處?

錢體育
超級罰單,半張遮羞布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持續三年的打假打黑反腐調查之後,中國足協終於開出罰單,被普遍認爲「過輕」。但罰單產生的過程,比罰單本身更失敗。

逃離上海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兩大巨星外援跑路,發生在對於上海申花而言十分微妙的節點上。下賽季朱駿還是不是申花老闆,甚至申花還有沒有中超資格,都打上了問號。

錢體育
CBA:假賭黑只是傳說?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國足球長年爲假賭黑坑害,最後司法介入,才發現內裏千瘡百孔。從監管上說,中國籃球並不比中國足球先進,說防患未然,只怕已經晚了。

錢體育
阿爾濱撞上「原則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叫停大連阿爾濱收購大連實德,中國足協此舉符合管理規範。只是一個常常朝令夕改的管理機構,突然規範了一次,讓所有人無所適從。

足球
「蘭帕德們」只是工具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英國球星蘭帕德可能登陸中超,成爲又一個來中國淘金的大牌外援。但中國足球的現狀意味著,他們最多只是商人們琵琶別抱的工具。

錢體育
中國足球無規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一個足球俱樂部從聯賽降級了,按理只能臥薪嚐膽以待來年,但在中超,它卻可以通過「買殼」免死。在這裏,規則都是給「傻子」定的。

錢體育
11天環繞地球的「神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爲國出征,進軍巴西——雖然和世界盃無關。中國國腳們將在11天內,飛行3萬公里,環遊世界踢兩場象徵意義大於競技意義的友誼賽。

錢體育
如何讓中超更賺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超聯賽收入構成中,商業贊助佔據了84%,而本該佔據大頭的媒體版權收入和門票收入卻乏善可陳。癥結之一,是氾濫的贈票。

錢體育
爲「中超」算筆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超」聯賽整體收入中,球員薪資和轉會費成本佔到79%,已是危險水準;俱樂部的收入構成更值得玩味,真正源於市場的部分少得可憐。

錢體育
中超的「錢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超首輪賽事火爆,但收入與動輒上億的投入相比,缺口依舊巨大。俱樂部老闆們不過是把中超作爲市場推廣或政府公關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