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足球

錢多人少的中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超的富有令國際足球側目,令亞洲對手豔羨。中超運營成本幾乎每賽季翻一番,中國球員的薪酬也已接近歐洲水準,但本土人才仍然奇缺。

一個成功的賽季中,球星收入達到200萬英鎊,這在歐洲聯賽中很正常。如今中國球員的收入水準,正在接近歐洲水準。根據媒體報導,在幾近完美的2013年,廣州恆大隊隊長鄭智年收入1900萬人民幣,其中薪資約800萬人民幣。

根據網易每年發佈的《中超聯賽價值報告》,中超的薪資和轉會費成本,早已超過俱樂部整體收入,2013賽季薪資漲幅高達43%。本土球員,只要進過國家集訓隊的,平均年薪能達到300萬人民幣。根據國內國際媒體的統計,在2014賽季中,中超16個俱樂部整體投入將高達空前的40億人民幣,勢必會進一步刺激薪資上漲。

聯賽的競技水準是否能因投入加大而提升?外援更多更好,一定程度上提升競技水準,但國內球員的能力呢?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個賽季,乃至未來賽季,中國職業足球本土人才將依然奇缺,而環境升溫會讓 「錢多人少」的局面加劇。

您已閱讀23%(361字),剩餘77%(12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錢體育

從產業視角觀察體育,以經濟觀點分析賽事。 作者顏強,畢業於中山大學,現任網易門戶副總編,長期從事媒體新聞工作。主要著述包括《你永遠不會獨行——英國足球地理》、《金球》和《橙如夏花》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