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央行就低利率問題向歐洲金融機構尋求建議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已向至少兩家歐洲銀行發出「特別」請求,凸顯其試圖避免像日本「失去的20年」那樣陷入長期通縮。

中國「夏季達佛斯」爲貿易戰提供難得的喘息

北京方面以世界穩定力量自居,官員強調「開放與公平」。

企業債券違約在中國在岸市場銷聲匿跡

隨著國家重返「零失敗」時代,系統性風險被置於國際規範之上。

不要低估中國消費者

改革、城市化和人口結構變化都有望可持續地推動國內支出成長。

中國如何悄然減少對美債的依賴,實現多元化

隨著投資者對美國政府債券的擔憂日益加劇,中國官員正尋求減少自身敞口的方法。

匯率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至2007年以來最低點

中國央行已連續六個交易日允許人民幣中間價走低。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週四一度跌至1美元兌7.351元人民幣,爲18年來最低。

中國集結「國家隊」衝上貿易戰前線

國有基金和企業正在通過大規模協調一致的增持行動來提振中國股市。

惠譽因支出和關稅下調中國主權債務評級

北京譴責評級機構的「偏見」行爲,堅稱中國經濟基礎穩定。

香港擬打造比肩歐洲清算銀行的結算平臺

香港交易所和香港金管局擬合作打造國際中央證券託管平臺(ICSD),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央行數位幣的好處不容忽視

雖然對私隱和控制權的擔憂並非毫無根據,但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

全球投資者無懼中國央行對國債市場的警告

分析人士表示,銀行購買中國國債引發系統性金融事件的風險很低。全球投資者認爲中國國債價格將進一步上漲。

中國央行大規模逆回購平穩春節流動性

儘管平穩春節流動性是常規操作,但本週平穩操作的規模降低了市場對央行即將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

懸而未決的市場

另外:穩定幣的意義是什麼?

人民幣
中國央行發行600億元央行票據支撐人民幣匯率

這是中國人民銀行自2018年在香港開始招標發行央票以來規模最大的單筆發行。

中國12月CPI僅上漲0.1%,通縮壓力顯著

中國12月CPI僅同比上漲0.1%,爲9個月來的最低水準;PPI同比下降2.3%,連續28個月處於通縮區間。

人民幣
川普關稅前景促使人民幣匯率創16個月新低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川普上任後美中貿易戰將抑制中國出口的擔憂。

中國股市和人民幣開年震盪

經濟數據疲弱、川普即將回歸影響了投資者情緒,人民幣匯率跌至15個月低點。

中國央行計劃進行政策改革

中國央行將開始變得更像美聯準,使用一個主要的政策利率來調控信貸需求,同時淡化數量目標的作用。

歐盟希望加強防禦工具以防中國商品大量湧入

一些官員擔心,在川普的高關稅導致中國商品更多地湧入歐盟的情況下,成員國之間的分歧將妨礙歐盟採取應對措施。

中國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

創下22年來的最低水準,原因是投資者正押注於利率和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將進一步下調。

中國下調LPR以期實現年成長目標

中國政府加大了刺激政策力度,以重振經濟、實現今年國內生產毛額成長5%左右的目標。

中國股市大漲8.5%,創2008年以來最佳表現

投資者押注始於中國政府經濟刺激計劃的反彈仍將繼續。

中國將加大對ETF行業的支持力度

將鼓勵推出更多聚焦於科技領域的中小盤ETF基金產品,這是新的一攬子金融刺激政策中的一部分。

外國投資者通過外匯互換參與人民幣套利交易

外國投資者(包括對沖基金、銀行和富裕家庭)踴躍參與一種1300億美元的套利交易,成爲中國支持人民幣嘗試的交易對手。

國債
中國央行買入4000億元國債引發猜測

交易員們猜測中國央行將很快對債券市場進行干預,以管理國債收益率。

中國央行的透明度問題

普拉薩德:中國央行需要一個更好的政策框架,即使實際決策過程不在其掌控之中。

一週展望:傑克森霍爾會議將提供哪些降息線索?

幾乎沒有經濟學家預計中國央行會在週二下調基準貸款利率,即使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應對經濟成長放緩和消費者信心下降的問題。。

中國政策制定者應重視債市發出的信號

中國債券市場正在閃現緊急的通縮警示信號。政策制定者最好從善如流。

中國如何應對「易冷難熱」的經濟

家庭消費疲軟拖累了中國經濟成長。專家擔心,中國對高科技產出的重視忽視了增加家庭消費的必要性。

債券
中國以點名方式勸阻銀行購買國債

中國銀行間監管機構宣佈,對四家農村商業銀行「在國債二級市場交易中涉嫌操縱市場價格」進行調查。

國債
中國國債收益率創新低

投資者把央行關於債市過熱的警告拋諸腦後,對經濟中的通縮力量做出回應,推動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13%。

樓市
外國投資者被困在恆大的中國債務網中

海外債券持有者發現,當中國的房地產繁榮轉爲蕭條時,他們在中國體系中幾乎沒有追索權,這讓他們付出了代價。

債券
中國央行將入場抑制「債券熱」

當前債券漲勢已將借貸成本推至20年來的最低水準,令官員們感到不安。

中國5月工業產出增速放緩

5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成長5.6%,低於預期,房地產市場低迷加劇,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