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對話安妮卡•易:萬物都在永恆的流變中,與之對抗非常徒勞

聽這位藝術家談談她那個龐大複雜、挑戰感官的藝術世界,以及在那些晦澀的觀念背後,她期待一位普通的藝術觀衆能收穫什麼。
安妮卡•易說,選擇藝術這條道路,充滿了不確定性並且毫無保障,意味著主動脫離了社會的舒適區。也正因如此,藝術家天然會對世界上的弱勢羣體產生更深切的共情。

與安妮卡•易(Anicka Yi)的對話開始之前,我一度陷入了緊促的焦慮情緒裏。

我們即將要談論一場回溯她近20年藝術生涯的大型特展,但當這位54歲的韓裔美國藝術家坐在對面,她的那場展覽中密密重重的資訊,連同層層疊疊的感官體驗,卻劇烈地湧進頭腦和身心,讓人感到有點不知從何談起。

安妮卡•易看上去也有點疲憊。從美術館的工作人員那裏我得知,就在昨天,在此次展覽開幕前的最後一晚,她還在現場與策展團隊成員們一起忙碌到了深夜。

您已閱讀3%(208字),剩餘97%(69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