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加坡政府今年6月24日發表《與冠病共處 如常生活》的政策聲明以來,新加坡又經歷了幾次較大的疫情衝擊,10月中曾達到日增5千的高峯,然而這一切和政府聯合抗疫小組早前發佈的預測基本一致,在達到峯值之後,新增病例開始逐步回落,目前已回落到每天兩三百例左右。現在有不少人預測,目前是暴風雨之前的「平靜」期,接下去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值得仔細觀察。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網站數據,12月21日新增280起冠病確診病例,其中本土病例226起,輸入病例54起。 境外輸入病例連續21天維持在雙位數,單日輸入病例連續四天超過40起。繼本月9日新加坡機場出現第一例本土奧密克戎感染者之後,21日,衛生部又通報了本地第一個奧密克戎感染羣(該感染羣目前爲3個病例,其中2人已確定爲感染了奧密克戎毒株)。截至12月21日,新加坡已出現71起奧密克戎確診病例,其中65起爲境外輸入病例,6起爲本土病例。隨著冠病病毒新變種奧密克戎的到來,新加坡是否還會繼續堅持「與病毒共存」的政策呢?
依賴疫苗+快速自檢,目前在新加坡,不僅新冠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不再需要隔離;而且,隨著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VTL)向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放,符合條件的入境者也不再需要隔離。隨著疫情的緩解,新加坡政府屬下社群媒體Gov.sg也不再主動推送疫情有關數據,除了仍需戴口罩、仍有社交限制和疫苗區別管理措施等限制之外,人們的生活似乎一切恢復如常。然而自從南非通報發現奧密克戎毒株以來,新加坡針對這一新毒株,又收緊了相應的防疫措施。除了入境限制之外,新加坡衛生部針對奧密克戎還重新啓動了隔離、病例追蹤等防疫程式。所有奧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都須在指定設施隔離10天,並在開始隔離時及結束隔離前接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如果人們去過奧密克戎病例曾到訪過的地方,有可能和病例接觸過的人,也會收到衛生部的七天健康風險警告(H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