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除了學校要減少作業外,還提出一系列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措施,其中就包括「不得佔用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開展學科類培訓」。在現在這個「補習盛行」的時代,這意味著一種對學生們假期生活的顛覆,有些父母因此變得更加焦慮。實際上,與其想方設法讓孩子多學習,不如好好利用這段沒有補習的時光,好好建設父母子女的關係。
「好的親子關係」比「好成績」更能令人幸福
一般而言,學前階段是父母子女關係最融洽的時候,因爲這時候還沒有太大的學業壓力,孩子們也處在唯父母馬首是瞻的年齡。到了小學階段,父母子女關係就會漸漸開始被學業壓力侵蝕,這不僅僅發生在成績中差的孩子身上,還發生在成績好的學生身上,因爲父母對成績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到了中學階段,學生步入一個新的成長階段,自治意識會越來越強,這是孩子們形成獨立人格的重要階段。這時候如果剛好遇到控制慾特別強的父母,就會產生嚴重衝突,有的父母和青春期的子女甚至可以反目成仇。
您已閱讀12%(462字),剩餘88%(33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