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閱讀

愛看書的習慣如何才能持久

徐海娜: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自由去閱讀?家長和老師是否充當了合適的「引路人」?有些做法究竟是在培育閱讀習慣,還是在摧毀閱讀動機?

閱讀滋養心靈,愛看書是一個值得培養的長期習慣。在早期教育階段,很多父母都願意拿出時間來陪孩子看書,公共圖書館裏人最多、最熱鬧的區域一般都是兒童館和親子閱讀區。但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父母和老師們就會發現,以前對繪本等書籍甘之如飴的孩子們有了變化,早年愛看書的習慣慢慢地不見了,甚至還有孩子開始厭惡讀書。當然,每個孩子的自身情況和所處的教育環境不同,除了這些我們無法改變的條件之外,做些什麼才能令孩子們熱愛閱讀的習慣長久地保持下去呢?

閱讀需要保護初始的內在動機

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我和他經常一起讀書和討論問題,他也非常喜歡閱讀。但在小學一年級那一年,每天回家要寫作業寫很久的他,幾乎完全喪失了對任何課外書的興趣。直到轉學之後,閱讀的興趣才慢慢恢復。我親眼看到一個孩子閱讀的初始內在動機被摧毀的時候有多麼可怕,當時年僅六歲的孩子厭惡書籍就像是得了厭食症一樣。

您已閱讀8%(375字),剩餘92%(42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另一片星空

徐海娜:童書創作者、藝術從業者、兒童導師、前電視媒體人,現居新加坡。曾於香港和新加坡從事繪畫、特殊兒童教育,以及電子互動童書行業;同時擔任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部分雜誌和報紙的特約記者和撰稿人。近年在新加坡出版「兒童心靈健康成長」系列繪本8本,其中《他們爲什麼不聽我的話》和《手機消失的一天》分別獲得新加坡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大眾讀者票選好書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