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型冠狀病毒

一波三折,新加坡「正常化」道阻且長

徐海娜:新加坡邁向全面恢復正常生活的道路沒有人們想像的順利,近期又出現了一次「重大挫折」,暴露出的社會問題仍然不可小覷。

新冠疫情雖仍未平息,但新加坡政府前不久卻宣佈未來將「與冠病共存」。這個信號令外界以爲新加坡已經「放棄抵抗」,但實際上,「與冠病共存」的計劃是有條件和分步驟的。從今天(19日)開始,新加坡就又再度收緊了防疫措施。

從6月28日到7月12日,新加坡本土傳播的病例降到了個位數,有時爲0。7月12日起,政府也開始允許5人一組的堂食,工作場所也可恢復最多5人的社交聚會,人們逐漸看到社會經濟生活正常化的曙光。並且隨著疫苗接種的進度加快,人們似乎也做好了「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但是,可以5人一組堂食的政策僅僅實行一週便又改回了2人一組和有條件的5人一組的限制; 7月19日到8月8日,員工也將盡可能在家辦公,工作場所不允許任何社交聚會。

去年新冠疫情趨穩之後,新加坡一直在爲社會經濟生活正常化做努力,推行「合力追蹤」等安全管理方法,開展全民免疫計劃,引進疫苗工廠,預購治療冠病的抗體藥物,推廣方便快速的檢測方法等。7月初,我還領到了新加坡淡馬錫免費爲每個家庭發放的「血氧儀」。將來在疫情穩定和大部分人羣都免疫的「與冠病共存」的「新常態」之下,萬一不幸感染的人們可以自行到藥房購買檢測盒,進行自我檢測,再用血氧儀監測血氧水準,自行判斷是否需要就醫。但是新加坡邁向全面恢復正常生活的道路,卻沒有人們想像的順利,近期就又出現了一次「重大挫折」,使得社會走向正常化之路愈發艱難。儘管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形容,這次挫折就像是在高速路支道的一次迂迴(detour),但是暴露出來的一些社會問題仍然不可小覷。

您已閱讀19%(642字),剩餘81%(27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另一片星空

徐海娜:童書創作者、藝術從業者、兒童導師、前電視媒體人,現居新加坡。曾於香港和新加坡從事繪畫、特殊兒童教育,以及電子互動童書行業;同時擔任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部分雜誌和報紙的特約記者和撰稿人。近年在新加坡出版「兒童心靈健康成長」系列繪本8本,其中《他們爲什麼不聽我的話》和《手機消失的一天》分別獲得新加坡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大眾讀者票選好書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