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型冠狀病毒

新加坡本土病例激增,爲何還縮短隔離,開放旅遊?

徐海娜:福建爆發疑似新加坡入境者引發的疫情,有民衆呼籲延長入境者隔離期。新加坡卻反其道而行,將密接者的隔離期從14天減至10天。這是爲什麼呢?

自從新加坡政府6月底明確宣佈實行「與冠病共存」策略以來,就不能說是走上了一條平坦的道路,反而總是波折不斷。隨著8月底9月初,社會經濟各方面限制措施的進一步放寬,新冠確診病例也逐步上升,近日每日新增本土病例都超過了500起,13日單日新增達607起,14日新增確診755起。有市民形容,確診數字「沒有最高,只有更高」。而官方預測,接下去有可能會達到日增超過3200起的高峯。

但政府聯合抗疫小組近期發佈的新聞都顯示,政府不會再採取「封鎖」等措施。9月7日,雖然政府發佈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重點人羣更頻密的檢測和工作場所的社交限制等,但官方稱其爲「減緩病毒傳播速度」的措施,而否認這是再次收緊措施。雖然,新加坡要真正過渡到理想中的COVID-resilient nation(具冠病韌性的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從各方面綜合來看,新加坡政府決心已定。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較高水準的疫苗接種率之上的。截至9月12日,新加坡總人口中有81%已完成全部兩針疫苗接種,84%已接種一劑疫苗(接種率排在世界前茅)。

Delta雖毒,隔離期卻變短,住院期也可縮短

您已閱讀11%(479字),剩餘89%(37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另一片星空

徐海娜:童書創作者、藝術從業者、兒童導師、前電視媒體人,現居新加坡。曾於香港和新加坡從事繪畫、特殊兒童教育,以及電子互動童書行業;同時擔任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部分雜誌和報紙的特約記者和撰稿人。近年在新加坡出版「兒童心靈健康成長」系列繪本8本,其中《他們爲什麼不聽我的話》和《手機消失的一天》分別獲得新加坡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大眾讀者票選好書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