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

普及上網是商機,也是社會責任

桑希爾:新冠危機突顯網路是家庭的生命線,是資訊、教育和娛樂的來源。一些跡象表明,這場危機將推動普及上網的努力。

聯合國(UN)在2016年宣佈,使用網路是一項基本人權。但是,正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所突顯出的那樣,在上網空前重要之際,仍有數十億人享受不到這項權利。

對於那些上網很方便、有能力在家辦公的富國專業人士,得益於Zoom影片電話和亞馬遜(Amazon)送貨上門,應對這場危機變得容易許多。而對於那些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和家裏無法上網的孩子,居家抗疫的日子是沒有著落的。全世界約有12億學生無法回到中小學或大學學習。

國家之間存在著這種數位化鴻溝。在歐洲,87%的家庭可以上網,而非洲只有18%的家庭可以。但這種鴻溝也存在於國家內部的各地區之間,偏遠的農村和破敗的城市社區往往與數字世界隔絕。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估計,美國仍有2100萬人無法接入寬頻,儘管一些研究人員表示,實際數字可能兩倍於此。此外,不同年代的人之間、以及不同的社會階層之間也存在著這種鴻溝,這使老年人和窮人處於不利地位。

您已閱讀29%(443字),剩餘71%(10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