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我們能依靠創新走出當前危機嗎?

桑希爾:危機往往能醞釀出創新,但創新不能提供走出危機的藍圖。危機的解決之道在於重建意識形態與政治。

坦率地說,如果在這個充滿全球不確定性的時期,科技傳道者們沒有抓住時機歡呼「危機是機遇之母」,那將是令人失望的。不出所料,他們發聲了。

勢不可擋的「人形擴音器」馬克•安德雷森(Marc Andreessen)一直是輿論場上最響亮的聲音。這名企業家兼創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聯合創辦人問道,爲什麼在2020年的美國,醫院工作人員還要用雨衣充當防護服,而美國聯邦政府還缺乏向數百萬新失業者迅速轉賬的手段?

他在一篇題爲《是建設的時候了》(It’s Time to Build)的文章中給出的回答是,應該以新的創新精神和積極的投資來建設新產品、新工業、新工廠和新科學,以重啓美國夢。他問道:「超音速飛機在哪裏?數以百萬計的送貨無人機在哪裏?高速火車、高架單軌列車、超迴路列車、還有飛天車在哪裏?」

您已閱讀20%(355字),剩餘80%(13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