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

蘋果應該償還其文化債務

桑希爾:文化債務如同貨幣債務一樣能產生利息,若不償還,日後做出改變的代價甚至會更高。蘋果的偏執狂文化即是如此。

軟件開發人員有技術債務的說法,指的是重寫快速寫出但質量低的代碼以使其合格所要付出的代價。如果不償還技術債務,那麼它就會像貨幣債務一樣能產生「利息」,讓日後做出改變的代價甚至更加高昂。

在許多行業,文化債務可能是一個類似現象,尤其是在科技行業。快速行動、冒險、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贏的企業文化讓Uber(Uber)這樣的新創公司獲得了成功,但對一家全球性上市公司來說這樣的企業文化有太多漏洞,必須升級。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在蘋果(Apple)擺好架勢準備與監管機構展開肉搏戰之際,它是否將不得不償還其文化債務?令它成爲史上最成功、最賺錢的企業之一的偏執狂文化需要重新構造嗎?

您已閱讀17%(280字),剩餘83%(13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