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解讀

中國品牌距離引領世界還有多遠?

尹一丁:中國企業一定要認識到,品牌源自商業又超越商業,品牌引領全球不能僅靠產品,更要靠思想和精神。

中國經過四十年的高速發展,早在2010年就超過日本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規模在2015年就已是全球第一,而且和美國的差距還在不斷拉大。但中國品牌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卻和它的經濟超級大國地位極不匹配。以全球知名品牌諮詢公司Interbrand在2019年發佈的最新「最佳全球百強品牌(Best Global Brands 2019)爲例,中國僅華為一家上榜。而美國則貢獻了全球百強榜中的51個品牌,而且涵蓋各個行業。在前25名中(Top 25), 美國品牌更具有絕對優勢,一共佔有17位。即使和日韓相比,中國的全球品牌劣勢也很明顯。日本榜上佔有7席,其中兩個躋身Top 25 (豐田和本田),南韓上榜3席,其中的三星更是一枝獨秀,高踞第6位,遠遠領先於位於第74位的華為。

品牌直接反映全球民衆的心聲。它是企業綜合實力的外現。品牌崛起才代表一個國家真正的崛起。中國品牌要想引領世界至少如美國一樣在上述品牌百強榜上貢獻一半數量。

中國品牌總體劣勢當然有很多客觀原因。但一個重要的主觀原因是: 中國企業過於關注產品和技術本身,而忽視了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品牌源於產品但又超越產品。它作爲一種用戶認知概念,需要深植入用戶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才能受到他們的追捧。這就是品牌的頂層設計。絕大多數慣於跟隨和模仿的中國企業關注的是價格效率並以「價廉物美」作爲其品牌追求的最高境界。它們對品牌的頂層設計毫無概念,其品牌戰略自然都普遍缺乏頂層設計。但品牌的頂層設計是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上全面崛起的必需。本文將從中國品牌全球化的視角入手,結合在劍橋嘉治商學院從事的學術研究,闡述品牌全球化戰略的一個全新理念,即品牌的頂層設計。

您已閱讀6%(712字),剩餘94%(107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