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制度

讓民主制度「現代化」

巴伯:民主制度需要經常修補才能良好運行,這意味著不斷調整政治代表形式和經濟管理模式,以適應變化。

就像汽車、個人電腦和人體一樣,民主制度也需要時不時地修補才能良好地運行。在當今的美國和歐洲,無數公民感覺自己在政治經濟體制中無足輕重,沒有人代表他們發聲,體制對他們的需求沒有做出充分的回應。對於曾經敬重的機構,人們普遍感到不信任。「民主衰退」,甚至更糟糕的話語,成了西方社會的流行語。

每一代人都忍不住認爲,他們這代人面臨的挑戰是獨特的,歷史卻告訴我們並非如此。20世紀上半葉涵蓋了美國進步時代、羅斯福新政,以及英國在1906年至1914年期間的自由黨政府和1945年至1951年期間的工黨政府。在這些時期,驅動改革的都是這樣一種信念:爲了消除危機,構建更美好的社會,舊的政治代表形式和經濟管理模式必須做出調整,以適應深遠的社會和工業變化。

民主制度可能消亡——對於這一點,人們應該沒有疑問。但我們也可以對民主制度進行「現代化」,使其恢復良好的運行狀態,儘管我們不可能讓它們永葆健康、十全十美。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做出的診斷和開出的藥方。在當今形勢下,儘管以下這兩方面的問題存在重疊之處,但把它們區分開來是有益的:一方面是改進民主代表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增強社會凝聚力和繁榮的需要。

您已閱讀26%(491字),剩餘74%(14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