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全球政治

英美爲何產生「問題領導人」?

沃爾夫:曾在20世紀挽救過自由民主體制的英美,如今已失去道德羅盤。很多公民似乎不再關心他們的領導人是不是無賴。

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看起來很可能會成爲英國首相。他以前工作過的《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的主編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上週在寫到他時表示:「至於他是無賴或是單純的流氓,那還是可以辯論的,但關於他的道德破產卻沒什麼可爭辯的,這植根於一種對真相的蔑視。」我想不出英國歷史上還有一個更不合適的首相人選。

強森還不是唯一的。英國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是狂熱的反歐盟人士奈傑•法拉吉(Nigel Farage)。強森拿下首相職位後,他的對手將是70歲的左翼人士、敬佩烏戈•查韋斯(Hugo Chávez)的工黨領導人傑裏米•柯爾賓(Jeremy Corbyn)。美國在這方面比英國先行一步。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性格缺陷,特別是病理性的撒謊,使他在美國總統當中獨樹一幟。

曾在20世紀挽救過自由民主體制的這兩個國家,如今已失去道德羅盤。很多公民似乎不再關心他們的領導人是不是無賴。不那麼久之前,人們把這些國家視爲成功民主政體的模板。如今,美國被認爲仗勢欺人,英國則被視爲傻子。川普和強森被視爲可鄙、荒唐,或者二者皆有。

您已閱讀28%(498字),剩餘72%(13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全球政治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