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治

公民意識:擺脫當下困境的關鍵

沃爾夫:當今時代,政治、社會和經濟可以圍繞怎樣的思想運轉?答案應該是公民意識。其理由在2500年前就被亞里士多德一語道破。

「很明顯,最好的政治團體必須由中產階級執掌政權;凡邦內中產階級強大,足以抗衡其他兩個部分而有餘,或至少要比任何其他單獨一個部分強大,就可能組成優良的政體。」——《政治學》(Politics),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是一次全球性衝擊。但它會是一次變革性的衝擊嗎?答案是,對於許多西方社會、尤其是美國和英國而言,它可能是一次變革性的事件。

對於西方的自由民主國家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時代可以分爲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大致從1945年到1970年,是「社會民主主義」的時代,或者用美國人的話說,是「新政」(New Deal)共識的時代。第二個時期,從1980年左右開始,是「全球自由市場」的時代,或者可以稱之爲「撒切爾-里根共識」(Thatcher-Reagan consensus)的時代。

您已閱讀8%(378字),剩餘92%(43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