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短線觀點:內地任性資金擾動香港股市

近來通過滬港通購買香港股票的內地交易不斷上升,但上週淨購買量比近期水準下降2/3,造成兩地股指拉大差距。

香港市場長期以來一直是東方(或至少是中國)與西方的相遇之處,也是Trillion Trophy Asia或耀萊集團(Sparkle Roll)——一個西方人聽起來可能不尋常的名字——等企業競購伯明罕城足球俱樂部(Birmingham City Football Club )或Bang & Olufsen等企業的地方。這座城市還代表著獲得對中國廣泛敞口、而無需面臨內地股市由散戶投資者驅動的大上大下波動的最佳方式。至少曾經如此,直到上週香港股市主要中國指數與滬深兩市開始大幅分離。

據彭博(Bloomberg)數據,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s Index)上週下跌3.3%,成爲全球一級市場中表現最差的十個市場之一。同時,以滬深300(CSI 300)爲代表的內地藍籌股上升1.3%。這是半年來兩個指數之間的最大差距,令觀察家忙於尋找解釋,因爲香港代表著一個西方假設:隨著中國市場與國際規範接軌,它們最終將關注長期基本面因素,而不是短期動量交易。

中國股市的基本面實際上正在好轉。據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數據,企業盈利在提高,分析師提高了對半數公司的預測,達到2013年以來最積極水準。經濟數據也顯示前景企穩,生產者價格自2012年以來首次上升。

您已閱讀69%(557字),剩餘31%(2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