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Lex專欄:香港與內地經濟聯繫趨弱

上週博柏利和歷峯報告中國內地銷售好於預期,香港業績卻令人失望。更糟的是,壞訊息還不只限於奢侈品行業。其它的負面情緒可能還會持續。

香港的命運被認爲與中國內地休慼相關。然而,「亞洲國際都會」(Asia’s World City)和其北方的成長引擎之間的聯繫正變得薄弱。

上週四,博柏利(Burberry)和歷峯(Richemont)報告中國內地銷售好於預期。這一好景象沒有延伸至香港。博柏利在香港和澳門的銷售下降五分之一;歷峯的香港營收「顯著」下降。香港珠寶商周大福(Chow Tai Fook)的業績也不好。更糟的是,壞訊息還不只限於奢侈品——中國反腐敗鬥爭的受害者。同樣在上週四,服裝零售商堡獅龍(Bossini)表示,去年下半年利潤下降80%至90%。該公司將糟糕業績歸咎於內地來港遊客減少和本地情緒低迷。去年11月,內地來港遊客人數同比下降16%,這是12個月以來的最大降幅;該月零售銷售下降了8%。

負面情緒可能會持續。本月,某書店(該書店銷售關於中國共產黨的圖書)的一名員工失蹤,重燃了港人對內地的反感。鑑於內地遊客佔香港遊客總數的四分之三以上,這種反感舉足輕重。

您已閱讀72%(420字),剩餘28%(1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