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經商

香港股市:港交所的長遠打算

缺乏競爭以及擁有來自中國內地定期的主營業務流動,讓香港交易所有餘地在商業戰略上作長遠打算。

在網上購買汽車保險或平板電腦時,消費者一般不會在意他們訪問的是哪家網站,只要服務迅速、價格不貴而且可靠就行。這也同樣越來越適用於股票交易業務。

在全球各個金融中心,監管放鬆與科技進步共同改變了行業現狀。

例如,在紐約,10多年前,政府就開始鼓勵將交易量向另類交易平臺轉移,如今紐約證交所(NYSE)和那斯達克(Nasdaq)近半數的市場份額已經拱手相讓於競爭對手。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歐洲也一直在上演類似的故事;看起來,日本和澳洲也正朝著同樣的方向發展。

您已閱讀11%(230字),剩餘89%(18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