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短線觀點:無法忽視的中國概念

對於中國股票,目前投資者處於「不情願的風險追逐狀態」,雖不會強烈看多中國,卻有一些戰術理由令他們在部分領域追求成長,比如MSCI指數中國股權重的提高。

長週末會導致市場出現什麼樣的變化?上個月的中國春節假期,被證明是從石油到股票的各種資產價格的轉折點。那麼,更具全球性的復活節假期會對市場情緒產生什麼影響呢?

投資者對此只能盼望。自2月中旬以來,多數圖表都指示著上行行情,然而市場情緒的確信程度(甚至是放鬆程度)連一種模糊感覺都算不上,即認爲跌下去的興許會漲上來的感覺。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策略師將這種現象稱爲「不情願的風險追逐狀態」(risk-uncomfortably-on)。

在對中國股票的投資者態度上,這一點表現得再明顯不過了。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s Index)中包括的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股票爲例。將2月11日該指數最低點之前的10個最差股票與之後10個最佳股票相比,會發現許多企業的名字同時出現在這兩個名單上。這意味著交易商對更早時期賣空頭寸的軋平操作,超過了任何押注於具體企業或產業優異表現的意願。

您已閱讀44%(420字),剩餘56%(5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