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

中國不應視公民社會組織爲威脅

傅青山、何宜倫、孔傑榮:中國政府如真要改善勞資關係,就應該要求工會向非政府組織學習。對維權者進行騷擾、羞辱和關押,只會導致更嚴重的無法狀態和衝突。

中國政府先是在去年春天針對那些女權主義者進行打壓。去年夏天,他們又把矛頭轉向維權律師。12月3日,在這個國家的憲法日前夕,中國政府又在廣東工業重地發動了一次針對勞工維權人士的大清掃。

非政府勞工組織自二十年前第一次在中國出現,就遭受著常態式的輪番鎮壓和騷擾。其形式包括查稅、黑勢力暴力和國保的頻繁訊問。但最近的這次鎮壓尤其嚴重。中共似乎有意要將公民社會中的勞工維權人士徹底清除。

在這次運動中,幾十名人士因被警方傳訊而受到驚嚇,包括曾飛洋(廣東一勞工組織的知名領袖)在內的七名勞工維權人士因受到刑事指控而被拘留。他們的律師被拒絕安排會見。據報道,這些勞工維權人士被指慫恿甚至哄騙工人向資方提出不合理要求,採取過激行爲,因涉嫌聚衆擾亂社會秩序而被刑事拘留。

您已閱讀19%(325字),剩餘81%(13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