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The dangers in Delhi’s dream of overtaking China
中國經濟放緩 印度彎道超車?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在中國經濟放緩之際,印度一些官員似乎看到超越中國的大好機遇。但是,印度即將在全球經濟中扮演重頭戲的說法至少是錯誤的,而期待印度取代中國成爲全球成長引擎的想法更是不切實際。

Shining India is back. At least that’s what many hyperbolic Indians would have you believe. With China’s economy slowing and its markets and policymaking credentials upended, India is plausibly poised to take over as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large economy. Many Indians, deploying language that evokes the “India Shining” campaign used when Prime Minister Narendra Modi’s Bharatiya Janata party was last in power a decade ago, see more than a glimmer of opportunity in China’s misfortunes.

大放光芒的印度回來了。至少,許多喜好誇誇其談的印度人會讓你如此認爲。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市場動盪和政策制定能力遭到質疑,印度似乎真的就要接替中國成爲全球成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許多印度人的言論,讓人想起10年前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上次執政期間盛行的「印度大放光芒」(India Shining)運動。他們從中國遭遇的困境中看到的不只是一線機遇。

您已閱讀11%(681字),剩餘89%(57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