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價值的核心思想是平等、自由、人權、法治、憲政、民主。這些大家所追求的理想,看起來目標很多,各不相同,其實平等、自由、人權、法治等等互相有關聯,它們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或者說這些理想是互相沒有矛盾的,把這些理想推行到任何一個國家,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發生自相矛盾的情況。它不是一個隨便堆起來的大雜燴,而是一個有邏輯結構的學說。
普世價值中最核心的基礎是「平等」。在「平等」的基礎上發展出自由、人權、法治等等。「平等」作爲一個目標,應該沒有人會質疑。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社會里人與人不平等,請問誰該在上,誰該在下?是不是有些人天生就是別人的領導,可以指揮別人以獲得超過別人的額外自由?的確,中國幾千年就是一個不平等的社會,所以戰亂不斷,生靈塗炭。一個皇帝被別人推翻了,但是新皇帝坐不了多久又被別的皇帝所替代。搶皇位的戰亂就是因爲人跟人不平等。皇帝自稱爲天子,是老天爺生下的兒子,誰也沒法比。當然,老天爺生兒子的謊言騙不了誰,後來比較聰明的說法,用於證明人跟人不平等是必要的,是把領導捧上天,是近乎神的一種人,誰也不可批評,甚至不可正視,只能膜拜。有了這麼一位神,犯了錯誤誰也不能糾正,纔會發生死亡幾千萬人的大饑荒。
只要有了不平等,社會總也穩定不下來,總會有人造反要求平等。所以一個平等的社會纔有可能是一個穩定的社會。因此平等成爲能夠穩定的社會中人際關係的基本出發點。
您已閱讀26%(579字),剩餘74%(16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