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天則橫議

對政治運動的反思不應止於平反

天則經濟研究所茅於軾:現在大規模整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還有個別以顛覆國家罪,聚衆滋事罪等把人打入監獄的事,當局只要還能夠獨斷整人,百姓就沒有安全感,就仍非正常社會。

【編者的話】多年來,天則經濟所茅於軾先生一直呼籲當局對文革和反右等政治運動的反思。本文爲他結合當下仍在發生的以顛覆國家罪、聚衆滋事罪爲名監禁普通人等事件的反思,他認爲對過去歷史教訓的總結不能僅僅是要求平反,而是徹底否認當權者還能把百姓打成階級敵人的權力。

毛澤東時代的共產黨整了無數的人。從黨內最高領導劉少奇到幾十萬知識分子爲主的右派,再到所謂的「地富反壞右」的各種「階級敵人」絕大部分都是無辜的。整人是毛澤東好鬥思想的產物。他的堪稱典型的一句話是「不鬥行嗎?」,顯露出他的好鬥本性。他動員各級幹部尋找階級敵人,不惜用假證據冤枉好人。到後來整人的人也被別人整了。

您已閱讀17%(280字),剩餘83%(13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