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被邊緣衝擊的「中國夢」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中國夢」裏最難實現的部分,是中心北京和邊緣地區港臺的良性互動。「中國夢」一定要有足夠開放的空間,容納馬克思站在世界歷史高度讚賞的那些普世主義價值,因爲那是人類進步的大方向。

雖然公衆經常讀到官方對「中國夢」的長篇大論,但實事求是而言,做好夢難,做好「中國夢」更難。

在北京中央政府高度宣揚的「中國夢」裏面,有一部分特別難做;「特別難做」不是指無法沉浸在「夢」的美好境界裏,而是指特別難以將這部分的「夢」變成現實——這就是如何讓大中國框架裏「中心」和「邊緣」之間的關係走向良性互動。

不一樣的「邊緣」,不一樣的衝擊

您已閱讀3%(167字),剩餘97%(58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