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九合一」選舉使「藍天」變「綠地」的時候,在沒有明顯成果的香港「佔領運動」告一段落的時候,澳門迎來了特區政府成立15週年的慶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蒞臨澳門參加慶典並作講話,嘉獎澳門政府,並對澳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爲中央能夠對澳門進行全面而有效的管治,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儘管習近平沒有就臺灣和香港的政治發展表態,但是中央對澳門迴歸15週年的重視、各家中央媒體對澳門的轟炸式讚揚報導,似乎是企圖將澳門立爲「一國兩制」的標杆,要臺灣和香港效仿。對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表彰,正好與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兼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和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等中央領導人要對港人「再啓蒙」、要他們反思「一國兩制」以及香港與國家的關係相得益彰,都似乎是在說港臺要向澳門學習。
那麼,澳門真的是像一些人所說的,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典範嗎?「一國兩制」在1980年代的確是作爲統一港澳臺於大陸的一個模式被提出來的。對香港和澳門來說,這的確是中央的一個聰明之舉。大陸實行社會主義,港澳實行資本主義,「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大家也都被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這是一個最佳的妥協方案。但是臺灣從來沒有認同過「一國兩制」。即使是香港,由於人大常委會決定對特首選舉辦法的限制以及白皮書強調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一國兩制」受到港人的質疑,怕變成「一國一制」,所以纔有了「佔領運動」的發端,以及今後可以想見的持續抗爭。其實香港的抗爭,可以看作是在維護「一國兩制」,而澳門的「成功」,則很難說是「一國兩制」的成功,甚至更大程度上,是相反的,爲什麼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