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會

專訪笑蜀:公民運動與中國轉型(下)

在回溯了介入新公民運動的過程後,笑蜀系統闡述了他對中國轉型的認識。他認爲中國公民運動陷入了短期困境,但長遠看,中共要找回執政合法性,必須依靠公民參與,走向現代治理。

【編者的話】笑蜀,中國大陸知名政治評論員,本週憑藉爲FT中文網撰寫的評論文章《習近平的第三條道路》獲2015年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最佳評論獎」。本文爲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宜中2014年11月5日爲笑蜀所做訪談,詳細回顧了笑蜀對中國社會政治發聲15年的經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中國的社會政治環境。文章首發於臺灣《思想季刊》2015年第一期,FT中文網獲得授權全文刊發。本文爲訪談下篇(上篇鏈接),笑蜀在文中回溯了他是介入新公民運動的過程,並系統闡述了他對中國轉型的認識。

四、立足社會的公民力量

陳:您在《南方週末》評論過許多維權事件,能否談談您印象最深刻的幾件事?

您已閱讀3%(288字),剩餘97%(89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