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國央行宣佈降息25個基點,並繼續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基準的1.3倍調整爲1.5倍;這是繼4月19日宣佈將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後,不到一個月再次採取行動。而自去年11月央行降息以來,中國央行已經三次降息、兩次降準,頻率之高,力度之大已非比尋常。與此同時,應對當前經濟下滑的一系列政策舉措也在加速,包括鼓勵消費、加速投資、穩定出口等措施也相繼落地。這種場景是否似曾相似?
回想7年前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經濟一度遭遇重創,中國政府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以「四萬億」爲代表的措施相繼落地,帶動中國經濟短期內迅速回升。然而,遺憾的是,「強刺激」之後的幾年,地方債務、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等後遺症相繼顯現。教訓值得反思。對比之下,當前經濟下滑,中國決策層做出的反應與早前有何不同?新措施又如何避免重走老路?弄清上述事實無疑對於理解新一輪政策與防止重蹈覆轍至關重要。
新一輪「穩成長」政策啓動,經濟或企穩
您已閱讀12%(424字),剩餘88%(31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