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步入降息週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降息標誌着中國政策轉折點的到來。貸款潛在收益下滑或令銀行放貸意願降低,結果可能與政策初衷相悖,因此降息的自然延伸是降準。

11月22日的降息,不僅意味著中國央行終於開始放棄對於抵制刺激如「尾生抱柱」一般的執著,也標誌着中國經濟政策轉折點正式到來。

這是中國自2012年7月以來的首次降息。根據官方資訊,本次從11月22日分別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40與25個基點,同時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爲1.2倍。

降息帶來中外分析師的分析狂潮,多數以「正如我們所預測的那樣,央行開始降息」作爲開始。有趣的是,降息還是不降息,在市場與監管者的眼中一直是不同風景。

您已閱讀11%(237字),剩餘89%(18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