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挽救歐洲經濟,當歐洲官員自以爲是地談論迫切需要(至少暫時)忘記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金科玉律時,中國官員保持了沉默。中國經濟已連續3年放緩,而且前景仍然不明朗。他們爲什麼不擔心呢?
答案在於他們認識到,10年過去了,中國經濟正被過度的財政和貨幣刺激「嗆到」。房地產泡沫也許已開始縮小,但這個過程早該啓動,而且這是中國政府積極尋求的。因此除非出現嚴重崩盤,否則中國央行基本上將按兵不動。
整體來看,官員們正開始看到修補貨幣政策的侷限和危險。自2008年初以來,中國的貨幣供應增加兩倍,至逾120兆元人民幣(合19.4兆美元),遠遠超過美國的對應數字。因此我們很難指責中國沒有盡心盡力。然而,儘管流動性氾濫,但上海股指現在不到7年前水準的一半。隨著中國經濟繼續放緩(中國經濟已耗盡了2008年推出的4兆元人民幣刺激方案,該方案當時贏得了廣泛讚譽),甚至連中國政府內部最爲堅定的凱恩斯主義者都開始質疑新一輪刺激的邏輯了。
您已閱讀35%(407字),剩餘65%(7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