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股憑藉2014年下半年開始的一輪暴漲成爲全球股市不可多得的亮點,這也使得國際資本加碼中國股市的意願提升。而隨著中國經濟2014年度數據出爐,國際資本對中國經濟24年來的最低增速感到一些擔心。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由於各國央行競相出臺貨幣寬鬆政策,一時間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氾濫。這也使得各國資產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膨脹。美國的股市、中國的房市成爲其中的典型代表。在2014年美國經濟明顯進入復甦軌道的情況下,美聯準已經完全退出量化寬鬆,這意味著其貨幣政策也將逐漸邁入收緊週期。不過當前全球經濟面臨通縮威脅,美聯準加息很可能推遲,這意味著美國流動性寬鬆的環境仍會維持。而受困於經濟改革推進乏力,日本和歐洲仍然在維持寬鬆貨幣環境方面不遺餘力。歐洲近期剛剛宣佈新的購債計劃,這將對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供給產生不小衝擊。在各國央行貨幣政策步調不一致的情況下,全球資金流向很可能發生新的逆轉,從而造成資產市場價格波動加大。
從當前的資金流向來看,美國無疑是這輪資產價格再調整的首要目的地。一方面美元強勢升值使得美元資產吸引力大增;另一方面受惠於美國國內經濟復甦引起的風險溢價下調,美元資產在避險方面的吸引力勝過其他資產。先前有數據顯示,新興市場資金已經出現迴流美國的跡象,而且美債也成爲投資者理想的投資標的。與美國相比,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引發了國際市場的擔心。不過,中國經濟以超過63兆元人民幣(超過10兆美元)的規模、7.4%的增速,成爲全球獨有的經濟現象,對國際資本仍然保持了較強的吸引力。而且受到改革升溫的影響,中國股市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也在加大。有分析認爲,中國政府實施的改革實質上已經減少了重大違約導致的硬著陸風險,這給中國股票降低風險溢價提供保證。企業盈利有望得到「低能源價格、寬鬆的貨幣條件和國內收益率水準下行」的支持,這將有助於支持人民幣及與中國相關的貨幣和其他金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