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各方都在猜測明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目標會定到多少,7%還是7.5%?不同的目標代表著不同的政策含義。13日,新華社發佈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通稿,並沒有明確提及經濟成長目標,而以「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概括。箇中微妙,需要仔細拿捏。
先看兩個成長目標。按照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制定第二年的經濟成長目標,並於來年3月「兩會」期間,藉由《政府工作報告》發佈。比如今年的7.5%,就是在去年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制定的,並寫入了今年的報告中。因此,此次經濟工作會議沒有明確提及成長目標,並不意味著中央將在全國層面上淡化對GDP的考覈。事實上,從會議前後的傳聞看,成長目標無非7%及7.5%兩個版本,各有各的政策取向。
若是7%,顯示明年促改革的任務較重,中央設定了較爲寬裕的成長區間。先前,國研中心、社科院、國信中心以及安邦(ANBOUND)等智庫機構均建議,將明年的GDP預期增速下調爲7%,以便爲經濟轉型、結構調整預留更多空間。若是7.5%,則顯示明年就業壓力不小,需要保持較高的成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有國內媒體報導稱,中央提出明年GDP預期成長繼續維持在7.5%左右的目標,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維持經濟中高速成長,可以保障就業不出問題;二是擔心將成長預期調低後,市場預期也隨之轉壞。
您已閱讀36%(589字),剩餘64%(10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