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

中國外儲的囚徒困境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中國鉅額外匯儲備的難題已非外管局的「擴內需、調結構、減順差、促平衡」政策所能應對,必須上升至國家內政、外交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層面纔有可能系統解決。

鉅額外匯儲備業已被公認爲中國的一大問題。最近中國總理李克強也在非洲訪問時表示「鉅額外匯儲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數據顯示,今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爲3.95兆美元(比排名第二的國家多2.85兆美元),佔全球外儲總量的1/3,2013年更是創紀錄地增加了5080億美元,而1996年只有1000億美元。

迅速增加的外匯儲備在增強中國國際支付和應對外部衝擊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12日,中國央行外匯局總經濟師黃國波指出,一是加大宏觀調控難度。在形成國內通膨潛在壓力的同時提高了央行存款準備金率和對沖操作壓力。二是增加央行資產負債風險。超過總資產八成的外匯儲備加劇央行資產負債貨幣結構不匹配,帶來較大的匯率風險和成本對沖壓力。三是加大外匯儲備經營挑戰。四是資源、環境等其他成本也在不斷上升。這麼大代價創造的外匯不能被實體經濟吸納,主要以金融資產的方式持有,迴流到海外,直接收益和國家間接收益顯然都已不足以抵消產生的問題和代價。

在安邦研究人員看來,中國的鉅額外匯儲備囚徒困境已非外管局時下推行的「擴內需、調結構、減順差、促平衡」政策所能根本解決,必須上升至國家內政外交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層面纔有可能系統解決。

您已閱讀36%(507字),剩餘64%(9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