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簡氏酒莊

印度也愛上了葡萄酒

FT專欄作家簡希絲•羅賓遜:在印度,數年前只有極少數超級富豪喝最有名的葡萄酒,如今走南闖北的年輕人也開始欣賞各種進口和國產的葡萄酒了,變化極快。

我第一次去印度(India)是在2002年,當時我與該國一位年輕的女葡萄酒作家會了面,她說自己有一位朋友常常問一個問題「既然威士忌(Whisky)能讓人醉得更快,那麼喝葡萄酒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伴隨著時光的飛逝,世事已經發生鉅變。儘管稅額高昂令人咋舌,法規公文也繁瑣不堪,如今印度的葡萄酒文化已經相當繁榮——或者說至少大批的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upper crust)(該國有一本流行雜誌也叫做《上流社會》)對葡萄酒有狂熱的愛好。

隨著文化的推廣,小型的葡萄酒零售店如雨後春筍般四處湧現,而消費者在進行購買時,付出的金額往往是出廠價的十到十二倍。以當地著名進口葡萄酒品牌傑卡斯(Jacob's Creek)爲例,其某款入門級別的葡萄酒可以賣到二十英鎊,而酒店裏的售賣價格甚至是這個價格的數倍!如此高的價格,與高昂的各項稅費有很大的關係,而印度海關和各個邦省(state)則是這些居高不下稅費背後的既得利益者。

在印度,酒店(尤其是大型連鎖集團的酒店)在推廣葡萄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中的大多數如今仍然在爲希望推廣品牌的葡萄酒生產者提供葡萄酒晚宴(wine dinner)場地。去年十二月,作爲一級莊園(first growth)的瑪歌莊園(Château Margaux)與巴黎(Paris)拉派日(L’Arpège)餐廳的阿蘭•帕薩(Alain Passard)合作,設計並舉辦了素食與瑪歌莊園葡萄酒的搭配晚宴。此舉是瑪歌莊園長久計劃的一小步——該莊園一直希望能夠複製拉菲莊園(Lafite)在中國的成功。

您已閱讀18%(656字),剩餘82%(29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簡氏酒莊

簡希絲•羅賓遜(Jancis Robinson),從事葡萄酒報導長達37年。1989年起爲英國《金融時報》撰寫葡萄酒報導。1984年,她成爲葡萄酒貿易行業外的第一位葡萄酒大師,並在全球品評葡萄酒。她撰寫過多本經典葡萄酒專著,包括《牛津葡萄酒百科辭典》,以及與休·強森(Hugh Johnson)合著的《世界葡萄酒地圖》。她還是個專業電視講師,主講的「簡希絲•羅賓遜葡萄酒課程」和「酒商的故事」,曾獲得多個電視節目大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