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美國的勞動力隊伍曾是一個奇蹟。當時,如果美國人在某一經濟領域失業,他們很快就能在其他領域找到工作。但在過去十年裏,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美國領導人明白這件事的重要之處,他們圍繞稅收和支出展開的爭論恐怕會呈現出與現在不同的特徵。
經合組織(OECD)的數據表明,2000年,美國的失業率是七國集團(G7)中最低的。由於工作不難找到,因此美國人在找工作這件事上信心很足:它的勞動力參與率是G7中最高的。在這兩個因素的作用下,美國15歲至64歲人口當中,就業人口占比達到74%,遠高於多數競爭對手。在G7內,只有英國的就業率(72%)與美國較爲接近。
時間快進到2012年。美國的失業率已從G7內的最後一位升至第三。由於勞動力信心不足,美國的勞動力參與率從G7內的第一位滑落至中游位置。其結果是,美國的就業人口占比下降了整整7個百分點,降幅幾乎是英國的3倍。與此同時,在另外五個G7成員國中,就業人口占比竟然還有所上升。
您已閱讀21%(414字),剩餘79%(15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