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選舉中,政府規模是一個爭議很大的核心問題。在英國和日本的政治辯論中,政府規模也是這樣的一個問題。在這兩個國家,公共部門的巨大債務使得它們必須像美國一樣實行財政緊縮。但上述三個國家的討論中都漏掉了最根本的一點,即在這些國家,政府都已遭到公司部門的劫持,後者對收縮公共部門規模構成了巨大障礙。
這一局面產生的背景是,公司與政府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以前,公司在經濟衰退時出現財務盈餘(即儲蓄超過投資),而在復甦時會出現赤字。在上一輪經濟週期中,這種由來已久的模式在美英兩國發生了鉅變。由於固定資本投資長期下滑,而利潤率同樣長期上升至特別高的水準,公司投資額低於留存利潤,導致儲蓄在經濟成長期持續增加。在美國,公司儲蓄盈餘大約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而英國則爲3%。
這對於「公正」問題的辯論有著重要的意義,原因在於公司利潤率的升高,降低了產出分配給勞動力的份額。此外,由於富人持有股票,因此收入差距已被拉大。「贏者通喫」的獎金文化更加劇了這種狀況。
您已閱讀27%(432字),剩餘73%(11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