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機關工作的密友閒聊時常會提到「級別」問題:那個頭銜爲「總裁助理」的師兄,級別到底是比那個「某處主任」師弟高,還是低?這種排序除了有助於我瞭解「級別結構圖」之外,還常常讓我生出疑問:如果按照他們所描述的晉級的一般途徑,一個大學畢業生就算每一步都踏在正確的節奏上,也是絕無可能進入最高領導層的。那麼當你在三十而立的年齡順利晉升爲部門經理時,那些比你大不了多少、學歷也相當的人,是怎麼成爲你老闆的老闆的老闆的呢?
用最直接的手段獲得最高領導的注意與好感是一種重要手段。我認識的兩名「小將」都是通過這種手段取得了老闆的老闆的老闆的垂青,並獲得越級提升的。他們或者是通過直接給大領導寫信進言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見解或報負,或者是在公司內部的溝通項目中脫穎而出,嶄露頭角。比如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每年都會舉行的員工意見與建議這種常規項目。對這種需要加班完成的「作業」,大多數員工都是能逃則逃,不願做無用功,但這卻是有心人的機會。其實這很像超女的「海選」。你很可能一步登天,也有可能只是白忙活。
擅於下「跳棋」的人多少有點賭徒心態:把賭注押在最大的老闆身上,贏了,不知會從多少人的頭上跳過去,輸了,很可能連老老實實一格一格走的機會都沒了。
您已閱讀52%(512字),剩餘48%(4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