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朝九晚五

如果我在克拉瑪依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在沒有損失的情況下,通常人什麼都想要,而且搞不太清楚優先順序。只有在面臨失去的時候,纔會抉擇。

在新疆克拉瑪依城市銀行科技部門工作的讀者來信說:我生活在新疆克拉瑪依,這個只有30萬人的小城市,卻成立了「世界石油城」並在爭創「中國文明城市」。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八個年頭,感覺自己也走到了一個瓶頸,這個瓶頸其實在2-3年前就產生了。但我一直走不出來。現在工作不好找,我們銀行的待遇也在一點點的提高,總是不能捨棄。自己今年也有了孩子,感覺負擔和責任愈加強烈。想離開,又不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麼;想要突破自己,追求點新鮮元素,又總是有些放不下……

我絕對不會建議一位在城市銀行工作的人跳槽,尤其是這人還剛剛有了孩子。誰都知道,城市銀行的收入水準比很多其它產業高得多。但我同樣也不會建議你呆在原地別動,只是因爲那兒的薪水還不錯,誰都知道,除了薪水,我們追求的東西還很多。

我們所追求的職業生涯其實是道數學題:薪水+所在地+工作性質+工作強度+穩定程度+失業風險+發展空間=理想的工作。等號右邊的理想工作是個變數,沒有最理想,只有更理想;等號左邊的各種因素,彼此相互影響和牽制。比如:薪水高的,可能工作強度大;所在地在大城市的,也許意味著更多的工作機會,但很可能每份工作都不太穩定。

您已閱讀43%(482字),剩餘57%(6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朝九晚五

職場衆生百態、杯水風波、微言大義。作者「誰誰誰」本名薛莉,FT中文網生活時尚頻道主編、專欄作家。曾任網站製作人、項目經理及《ELLE》中文版專題總監。著有《朝九晚五》、《白領極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