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日關係

中日能否借APEC改善關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撞船事件發生以來,中日關係始終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接下來的焦點無疑是將於11月13—14日在日本橫濱召開的APEC會議。

自從9月7日撞船事件發生以來,中日關係始終陷入著一種惡性循環。政治關係和國民情緒的惡化對我個人的影響實在不小。這段時間以來,本來安排好的大學講座、電視節目、社會活動、新書籤售會等紛紛被取消,起碼超過100場。好不容易打通關係,做好策劃,調整行程,推掉其他事情,一切準備都做好後,舉辦的前一天突然從相關部門收到通知,這個不讓做,那個不讓做,「時機不合適」;「形勢很敏感」;「爲了保護你」。這兩個月,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2003年來華以來,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心情嚴重失落、低沉、無奈的時候。我發自內心地堅信,越是兩國關係困難,難以找到突破口的形勢下,越需要像我這樣能夠相對自由、獨立行動的人有所作爲。我很想做,卻做不到,自己太微不足道,很慚愧。

請讀者朋友原諒我的抱怨,我平時不是這樣的,我還是比較理性的,但我的良心正徘徊在崩潰的邊緣。我故意帶著濃厚的主觀情緒,爲的是與大家分享我這樣一個日本人目前在中國的謀生心態。我也認爲,這纔是真正的國際關係。

您已閱讀21%(423字),剩餘79%(16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第三眼

一個日本人,用中文爲一個國際化的媒體寫專欄,試圖從「非中國人」的第三雙眼的獨特視角,解讀與中國息息相關的事件、現象和問題。 作者加藤嘉一,1984年生於日本伊豆,2003年4月「非典」高峯時來到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自從2005月4月親歷「反日遊行」開始,在海內外媒體發表言論。2012年8月離開中國,遷往美國,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客座研究員。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