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授斯蒂芬·P·羅賓斯(Stephen P. Robbins)在撰寫的經典MBA教材《組織行爲學》中指出,一個典型的執行長的時間分配中,至少25%該用於人際交往,而社交型CEO在人際上花的時間可能更多。這裏的人際主要指的是與董事會、大客戶及公司之外的各界高階主管。這是把搞人際關係學術化了。
如果連美國管理學界都認爲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搞人際關係是合情合理的話,那麼在中國職場的實戰領域,人脈的維繫所佔的時間及精力的比例,就遠遠不止於此了。
人脈要花多少成本,郭德綱的相聲《我要上春晚》中有個形象描述:作爲北漂族,混跡多年好不容易賺到一筆5000元的廣告演出費後,爲了上春晚,全部被拿去疏通和導演組的關係了,注意,還沒輪到他和人家喫飯哦。這個相聲小品中的細節在現實中並不算誇張。一位上海商人說自己頭十年基本沒什麼錢,掙來的錢,都拿去結交朋友了,也就是最近幾年纔開始富裕起來。他所謂的結交朋友,除了和朋友們喫飯或者聚會,還有自己不到場,派手下人去買個單之類的情形。現在他投資的人脈中,有的行情已經漲到正局級,所以他可以掙大錢了。
您已閱讀48%(463字),剩餘52%(4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