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自己開公司的總經理朋友堅守一套能量守衡的哲學。他的觀點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平衡點,肌體裏自身製造的能量必須及時而且適當地釋放出去。釋放地太少,會感到不適;釋放地太多,同樣也會不適。
有例爲證:在體力持續透支達半年之久後,他決定連續休14天假,除了喫和睡,其它什麼都不幹。結果在第四天開始生病,頭疼、腿有點麻,連視力也下降了。去醫院求得的解藥是「壓力太大,建議多休息」。可是一直休息到假期結束,壓力顯然還是沒有減小。奇怪的事發生在假期結束、坐在辦公桌前的第一天,隨著電話鈴的頻頻搔擾,公司裏大會小會的不斷擠壓,身體裏的一切不適竟然煙消雲散。上班的第一天晚上,他比前14天哪一天睡得都香。因此他得出以下結論:以他的肌體能量製造能力,在歷經半年的能量透支後,休息三天是必要的,此後每多休一天效果就遞減一分。因此在多休息了11天之後,他必須加倍透支體能,把鬱積多日的能量釋放出去,才能取得能量平衡。
按照他的理論,我的朋友西西的能量製造能力就過小。她在一家國營企業當辦公室主任,無論是看起來還是聽起來都是個閒得要命的肥差,可是她整天的口頭禪就是「累死了」。累在哪裏呢?每天開車上下班堵在路上很累,開會很累,寫報告很累,和領導聊天很累,好不容易5點下班卻6點才能到家又很累。她的理想就是每天上班可以不受打擾地看看小說,晚上5點能準時到家泡壺茶聽聽音樂。有趣的是,整個春節,國定7天假期外加她另外請的7天假期,她全部呆在家裏也不嫌無聊。每天看看碟、聽聽歌、翻翻書、燒燒菜、收拾收拾家裏,晚上無比充實地睡去。一眨眼迎來假期後上班的第一天時,還沒到下班時間又已經「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