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

比亞迪又火了?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江昭融:從巴菲特的收購,到德國大眾與比亞迪尋求電動車合作的計劃,都證明了中系車比亞迪在新能源品牌形象行銷上的成功。

自巴菲特收購比亞迪10%的股份以來,比亞迪就一躍成爲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中國汽車品牌之一。比亞迪老總王傳福也以年度經濟人物的身份,度過了完美的2008年。而近日,大眾和比亞迪簽署了電動車合作開發的協議,又讓這家造電池出身的中系車企成了關注的焦點。從另外一個側面,似乎也印證了中國新能源車的走向將以電動車爲主的猜測。

據外電報導,汽車不久前表示,計劃尋求在混合動力和以鋰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領域與中國電池和汽車生產商合作的方案。

大眾之前與三洋電機和東芝都簽署過類似開發電動技術的協議,從技術層面來說,似乎與三洋和東芝的合作,應該足以支撐大眾開發電動車的需要。但是,從市場角度上來看,地處狹窄而擁擠的日本市場,正被經濟危機折磨的危如累卵的三洋和東芝,就要比在中國市場風光無限的比亞迪遜色多了。福斯汽車研發部主管Ulrich Hackenberg在一份聲明中說得明白:「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像比亞迪這樣的潛在合作伙伴可以爲我們的快速擴張提供支持。」

您已閱讀44%(417字),剩餘56%(5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