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森林文章檔案

能源
能效革命:創造新用戶需求

胡森林:能源企業也可以成爲幫助用戶更好地管理能源使用的服務商,使用戶在付出同等成本時獲得更多潛在回報。
2017年8月2日

石油
石油行業將快速沒落是錯覺

胡森林:油價下跌讓全行業苦不堪言,但由此認定石油業衰落並不妥當。相反,低油價刺激了石油消費成長,使石油具備更強的競爭優勢。
2017年7月12日

智慧能源在中國何時踏上「快車道」?

胡森林、周浩瑋:智慧城市建設核心是智慧能源,如何正確理解智慧能源?中國在這場能源革命中將面臨何種機遇與挑戰?
2017年6月7日

opec
OPEC的沒落江湖

胡森林:艱苦達成的限產協議表明OPEC試圖重回市場管理者角色,奪回被頁岩油搶去的話事權,但仍難掩落寞。
2016年10月12日

中國將決定世界第三次能源轉型進程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委員會胡森林:在煤炭和石油先後主導人類前兩次工業革命後,一場「去碳化」的能源轉型正在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將在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2014年10月26日

制裁
對俄製裁影響全球能源版圖

胡森林、王亞莘:歐美製裁暴露俄羅斯經濟轉型困境,同時長期利空油價,而俄羅斯「能源武器」的威懾力卻在減小。對中國而言,謹慎研判風險比樂見機遇重要得多。
2014年8月25日

煉油
煉油業將步鋼鐵行業後塵?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委員會胡森林:中國煉油產能過快成長是不爭的事實,但還談不上過剩危機。煉油業需升級、淘汰落後產能,防盲目擴張,但如何防範危機尚存分歧。
2014年7月15日

煤改氣
「煤改氣」就能治霾嗎?

胡森林、林益楷:從發達國家經驗看,用天然氣取代煤炭是戰勝霧霾的重要手段,但對「富煤少氣」的中國而言,此舉未必上策。推行清潔煤的重要性不亞於「煤改氣」。
2014年7月3日

天然氣
中俄天然氣大單何以此刻達成?

胡森林、林益楷:中俄天然氣談判拉鋸近20年後達成,不僅因爲兩國各自作出了適當妥協,更是國際地緣和能源格局等多種力量作用的結果,對兩國都具有戰略意義。
2014年5月30日

石油業
提高油品就能治霾?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胡森林:不少中國人將霧霾歸咎於車用油品的質量,但機動車排放並非霧霾罪魁,且尾氣排放本身又是「車—油—路」三者作用的結果。
2014年4月30日

石油業
中國油企應擺脫「唯產量論」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胡森林:中國石油企業因國有性質、經濟地位和官員任命體制,常有「唯產量論」的傾向。產量固然重要,但效益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
2014年4月17日

石油業
如何看待中國油企「走出去」?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胡森林:對於中國石油企業的海外擴張,一種流行的解讀是,這是爲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但事實是,這一進程更多是由商業利益驅動的。
201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