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業

提高油品就能治霾?

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胡森林:不少中國人將霧霾歸咎於車用油品的質量,但機動車排放並非霧霾罪魁,且尾氣排放本身又是「車—油—路」三者作用的結果。

【編者按】長期以來,中國石油企業揹負著政企不分、壟斷得利、與民爭利的各種罵名,從去年開始發酵的中石油腐敗窩案,更讓這個行業遭到各界的口誅筆伐,也讓能源業改革顯得更加迫切。中國石油行業的競爭力究竟何在?它與政府是何種關係?應不應該推行全球化戰略?改革如何推行?我們特約世界石油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胡森林撰寫系列文章,探詢中國石油行業的真實面貌,試圖解開一些「石油迷思」。本文爲這個系列的第三篇。

在中國,「霧霾」正逐漸從一個環境名詞演變成一個生態事件。在關於霧霾的討論中,不少人把矛頭指向車用油品的品質問題。

那麼,霧霾的形成與油品有多大關係?油品升級真能成爲治理霧霾的關鍵嗎?

您已閱讀9%(288字),剩餘91%(28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