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謙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文化
關注
中國的假唱文化
中國文化評論人穆謙:中國主流觀念中,藝術應該是「美」的,「真實」並不是藝術的必要條件。但假唱不僅僅是文化現象,它還是一個權利問題。
2013年3月19日
藝術產業
關注
中國藝術團缺乏品牌意識
文化評論人穆謙:中國很多院團沒有官方英文名稱,或者同時有好幾種不同的譯法。沒有網站和網路互動。此外,對海外演出計劃得不夠早。
2012年11月20日
旅行
關注
杜哈—虛幻之城
FT中文網文化評論人穆謙:卡達曾經不爲人知,但在去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人均GDP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在當今世界已是一個不可小視的國家。
2012年10月24日
文化演出
關注
中國文化奧運遊的教訓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奧運期間,中國在倫敦主辦的演出推廣乏力,大多沒有公開售票,只通過大使館發票,因此在英國媒體上鮮有報導。
2012年9月2日
唱片業
關注
音樂不如烤鴨?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國際唱片業每年萎縮的速度是8%,中國大陸則是20%。網路的非法下載給了中國唱片業致命的一擊。
2012年3月12日
藝術
關注
蔡國強在杜哈的藝術實驗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蔡國強曾經爲北京奧運會設計了炫目的焰火,而這一次,他選擇黑色作爲爆破的主色調來揭幕他的個展。
2012年2月26日
搖滾樂
關注
搖滾俱樂部D-22的終結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在13億人口的中國,搖滾樂從來不是大眾化的音樂形式,而D-22又是中國搖滾樂中更小的一個圈子。
2012年2月15日
歌劇
關注
中國歌劇逆市繁榮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當世界各地的歌劇院都在裁減預算以度過難關的時候,中國卻似乎正掀起一股歌劇熱潮。
2011年12月19日
鋼琴
關注
深圳:鋼琴之城?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深圳雖然擁有設備一流的音樂廳,但缺乏本土的演奏家。從深圳藝術學校走出的鋼琴家大多移居他處。
2011年11月24日
音樂節
關注
中國需要多少個音樂節?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爲了吸引觀衆,越來越多的中國音樂節開始邀請國際藝人。過去幾年間,中國樂隊的演出費也上漲了百分之一百到兩百。
2011年7月28日
音樂
關注
讓中國人陌生的世界音樂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中國擁有豐富的傳統音樂資源,然而近幾個世紀以來中國音樂缺乏對外交流,因而在融合方面也沒有很多踐行者。
2011年6月1日
演出
關注
巴布•狄倫要來中國了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對於中國的演出商來說,研究國外藝人的政治立場是一項必須要做的功課,它甚至比藝人的商業價值更重要。
2011年3月29日
音樂
關注
當農民工組合侵犯版權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雖然中國有《著作權法》,但執行中缺乏有效監管。中國音樂創作者很少能通過KTV、手機彩鈴、其他人的表演獲得相應酬勞。
2011年2月15日
聲樂
關注
《忐忑》:藝術?娛樂?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自從學院派「民族唱法」在上世紀下半葉建立,在生產了衆多主旋律作品和千人一面的歌手後,留下的優秀作品寥寥無幾。
2011年1月10日
中國演出票價爲何貴?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演出商爲了回報贊助需要給贊助商一些贈票。在這種情況下,票面價格越高,它們的價值彷彿就越高。
2010年8月1日
京味兒話劇征服香港?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無論在香港還是北京,大部分觀衆來看話劇《老舍五則》的主要目的,並非在於欣賞「京味兒文化」,而在於領略老舍對社會中沉浮的小人物的精湛描寫。
2010年6月9日
大陸歌手無緣「個唱」?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對演出商而言,港臺藝人要比大陸藝人在票房上保險得多,像那英這樣的天后歌手,臨近退休才獲「個唱」殊榮。
2010年5月30日
新疆音樂在英國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更多中國音樂家開始爲英國人所知,如歌手薩頂頂、蒙古族樂隊杭蓋等。西方媒體稱他們「中國草」。
2010年4月18日
相聲
關注
大學能教出相聲演員嗎?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藝術院校能夠提供進入官方藝術團體和電視圈所需要的關係和背景,但不一定能夠提供相聲才能。
2010年3月4日
中產階級的幽默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趙本山代表了農民的幽默,郭德綱代表了小市民的幽默,周立波的幽默屬於中國正在出現的中產階級。
2010年2月7日
崔健
關注
二十年後的崔健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那個褲腳高低不平、「像一把刀子」的崔健已經不存在了,中國搖滾樂到了從頭再來的時候了。
2010年1月7日
中國圖書的世界之路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作爲今年法蘭克福書展的主賓國,中國的豪華陣容起到了「救場」的作用。但中國圖書挺進世界還任重道遠。
2009年11月5日
當代藝術
關注
低迷中的中國當代藝術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隨著市場降溫,北京798藝術區日漸冷清,雷同作品也少了,這或許是金融危機帶給中國藝術的好事。
2009年10月28日
中國戶外音樂節的尷尬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穆謙:由政府、贊助商、媒體組成的操作人員,因缺乏經驗而無法解決衝突,此外也缺乏好的音樂人。
2009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