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變的天氣和「戈探計劃」樂隊的臨時缺席使得上海世界音樂周顯得美中不足,然而仍有不少觀衆在綿綿細雨中來到中山公園,享受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並隨之起舞。
從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到西非的馬利,從南美的巴西到歐洲的瑞士,上海世界音樂周涵蓋了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音樂家。而參加演出的十三支樂隊所獻上的音樂風格也有著天壤之別。蒲隆地國家鼓樂團展現的是一種帶有原始生命力的鼓樂儀式;大馬士革迴旋舞蹈團的蘇菲派音樂和舞蹈將觀衆帶入恍惚的狀態;巴西的巴伊亞系統樂隊將桑巴和電子舞曲熔爲一爐;中國的杭蓋樂隊爲蒙古民歌配上搖滾的節拍……
雖然上海世界音樂周已經舉辦了三屆,但「世界音樂」在中國仍然是一個新概念。很多人還搞不清「世界」究竟是「音樂」還是「周」的修飾語。而世界音樂周帶來的音樂也是五花八門,舞臺上的很多樂隊都曾經參加過其他各種音樂節,包括流行、搖滾、爵士甚至古典音樂節。那麼,究竟什麼是世界音樂?
您已閱讀25%(388字),剩餘75%(11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