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裏克•斯圖德曼文章檔案

2025年新書推薦

從戰爭與科技,到泰勒絲、教皇方濟各和比爾•蓋茲的傳記——以及亞當•哈斯利特和奇馬曼達•南戈齊•阿迪奇的新小說,這些是2025年值得關注的新書。
1月1日

文學
南韓作家韓江獲2024諾貝兒文學獎

53歲的韓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兒文學獎的亞洲女性和南韓作家。她獲獎之際,國際間對南韓的音樂、電影和文學成就日益欣賞。
2024年10月11日

美國詩人路易絲•格魯克獲諾貝兒文學獎

瑞典學院稱讚77歲的格魯克以「毋庸置疑的詩意之音,以樸素之美使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意義」。評委們讚揚她從古典神話中汲取靈感的能力。
2020年10月8日

德式學徒培訓體系可以複製嗎?

德國兼具實用和職業培訓的教育體系如今廣受青睞,但勞動力市場專家指出,這一體系也面臨著諸多內在挑戰。
2020年7月28日

歐洲
譜寫英德關係新篇章

從德國駐英大使主持「柏林人沙龍」,到兩國議會高層呼籲簽署雙邊友好條約,英德兩國精英務實地認識到,英國退歐是一個需要應對的現實。
2020年2月16日

英國小出版社五年內兩度押中諾獎

僅兩名全職員工的英國菲茨卡拉多出版社5年內兩度押中諾貝兒文學獎得主,該社創立者說,出版商「一直在玩押寶遊戲」。
2019年10月12日

2018年和2019年諾貝兒文學獎同時揭曉

當代歐洲的兩位著名寫作者——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和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分別獲獎。
2019年10月10日

教育
德國高校重獲外國留學生青睞

研究顯示,德國高校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推動德國超過法國,成爲國際學生在非英語世界的首選目的地。
2019年9月3日

德國
德國的戰爭反思與後默克爾時代

斯圖德曼:直面歷史、併成爲一個更「正常」的國家--人們對德國的這種共識,是默克爾時代的特徵之一。這一特徵如今正趨於結束。
2018年11月14日

出口中國的英國教育是否會變味?

英國頂尖教育品牌出口中國的趨勢發人深思,這些曾執著堅持自身教育原則的老牌學校是否會入鄉隨俗改變初衷?
2017年12月21日

德國
被德國誤解的「統一總理」柯爾

斯圖德曼:德國統一的推動者柯爾上週去世。當年在推動統一的過程中,柯爾無視經濟影響,堅定推進統一。
2017年6月20日

俄羅斯和西方此消彼長?

斯圖德曼:1991年聖誕日,戈巴契夫辭職,蘇聯解體。25年後的今天,俄羅斯國力漸強,但其深層問題仍然存在。
2016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