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夫根尼•莫羅佐夫文章檔案

FT雜誌
我們本可以擁有的人工智慧

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的一個祕密實驗室致力於繪製計算的邊緣。
2024年6月29日

谷歌
Alphabet進軍健康保險業的危險

莫羅佐夫:谷歌對我們的生活了如指掌,這樣一家公司涉足醫療健康領域,很可能會加劇數位化帶來的權力失衡。
2020年9月6日

矽谷
科技巨擘會取代福利國家?

作家莫羅佐夫:矽谷企業深諳提供「免費」服務以換取個人數據之道,並將觸角伸入各個行業。或許,這種免費服務會大到從實際上取代福利國家的角色。
2015年8月17日

谷歌
爲什麼要害怕谷歌?

FT撰稿人莫羅佐夫:谷歌把廣告與「巧遇引擎」的先知先覺結合起來,就可能把公民變成機器人,讓我們活在一個由選項、推送和建議組成的世界。
2014年9月28日

Facebook
爲什麼應該擔心Facebook?

《技術至死》作者莫羅佐夫:Facebook及其同類是規則制定者,它們可以定義灰色地帶的邊界,掌握著那些決定我們以什麼面目示人的計算方法。
2014年8月11日

數據
個人數據也成資產?

作家莫羅佐夫:感應器和網路讓「沉默」的設備擁有強大的預測和猜測能力。它們收集數據的價值將令那些生產基礎數據的設備相形見絀。
2014年3月31日

史諾登
史諾登揭示出資本主義新隱憂

作家莫羅佐夫:史諾登爲一場非常必要的全球辯論創造了契機,但這場辯論始終沒有到來。其實,他的爆料揭示出一種威脅資本主義與民主的新隱憂:個人資訊正取代金錢成爲新的支付手段。
2014年1月8日

「分享經濟」損害勞動者權利

作家莫羅佐夫:分享經濟使全職工作遭到侵蝕,醫療保障和保險福利消失,工會遭攻擊,放大了主導經濟模式的肆意之處:這是加強版的新自由主義。
2013年10月21日

谷歌
私隱比科技革命更重要

學者莫羅佐夫:乘坐自動駕駛汽車、配戴谷歌眼鏡充滿了吸引力。但在享受未來的同時,必須詳細瞭解谷歌如何使用用戶數據,並且對它追蹤用戶行爲的做法有所控制。
2013年4月8日

谷歌
谷歌「爲善主義」的界限

學者莫羅佐夫:新版谷歌給它的很多應用貼上道德標籤,引導用戶過似乎更爲健康、環保的生活,但這將讓使用的人顯得悲哀,像是技術系統中不能思考的螺絲釘。
2012年12月26日

網路
看好網路「後門」

葉夫根尼•莫羅佐夫:英國一項擬議中的法案將授權警方和情報機構檢查電子郵件、Skype通話記錄和Facebook訊息。這裏存在一個問題,即這種「後門」可能被濫用,而不會引起任何人注意。
2012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