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

爲什麼要害怕谷歌?

FT撰稿人莫羅佐夫:谷歌把廣告與「巧遇引擎」的先知先覺結合起來,就可能把公民變成機器人,讓我們活在一個由選項、推送和建議組成的世界。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對谷歌(Google)的反壟斷調查,將檢驗其是否有能力扭轉自身權力受到無形侵犯的情況。大部分過錯在於歐盟委員會自身缺乏想像力的科技政策,打壓谷歌抵消不了這個問題。

讓歐盟委員會感到不滿的核心問題是谷歌的「延伸搜尋」功能,它讓我們省去幾次點擊,減少幾個中間人。搜尋「天氣」時,谷歌現在將直接顯示天氣預報,而不是引導我們去別的網站。谷歌表示,這麼做是有益的。誰能反對呢?

但這家搜索引擎公司還要走得更遠。爲了正確預知我們的需求,谷歌公司想掌握我們的習慣、日程和社交圈。所以,谷歌在所有能捕捉到我們一絲一毫氣息的地方安置傳感器。最開始,谷歌會在我們的收件箱裏冒出來,那是谷歌在連續掃描,爲的是銷售廣告。接著是我們的智慧型手機、眼鏡和自動調溫器。很快就會輪到我們的汽車。最後一步將是完全取消搜尋框,努力滿足我們甚至尚未表達出來的資訊需求。谷歌的艾立克•史密特(Eric Schmidt)曾把這種特色稱爲「巧遇引擎」(serendipity engine),聲稱這就是搜尋的未來。

您已閱讀30%(458字),剩餘70%(10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