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谷歌

私隱比科技革命更重要

學者莫羅佐夫:乘坐自動駕駛汽車、配戴谷歌眼鏡充滿了吸引力。但在享受未來的同時,必須詳細瞭解谷歌如何使用用戶數據,並且對它追蹤用戶行爲的做法有所控制。

該表揚的就要表揚:谷歌(Google)毫不隱瞞自己的革命性創想。正如聯合創辦人賴利•佩吉(Larry Page)2004年所說,谷歌的搜尋功能最終將「整合在人們的大腦中」,這樣「當你思考某事而又對其缺乏足夠了解時,便能自動獲得資訊。」

科幻小說?搜尋功能的「植入」是誇誇其談,但佩吉的烏托邦式計劃並非遙不可及的幻想。事實上,搜尋功能不一定要植入我們的大腦中。它裝在我們的口袋中,名叫智慧型手機。

只要谷歌能夠理解和預測我們的意圖,佩吉對連續、流暢地提供資訊的設想便有可能實現。然而,若要實現設想,谷歌需要大量關於我們的資訊。掌握我們的搜尋內容固然有用,但瞭解我們的行蹤、環境、日常活動規律和最喜愛的貓咪影片同樣有幫助。

您已閱讀16%(306字),剩餘84%(16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